成品人片a91观看入口线上_18款看黄禁用免费入口免费_香蕉传媒18勿入口众乐乐

学 校 工 作 报 告
——2022年3月31日在河北中医学院第二届教职工
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发布日期:【2024-12-04】  点击数:【

 

     

——2022年3月31日在河北中医学院第二届教职工

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河北中医学院院长 高维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我校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深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取得新成效。“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顺利通过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2016-2020年周期考核评估,获评省重点支持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新增省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学科内涵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制定《学科带头人遴选与管理办法》,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学科团队力量有效加强。强化学位点建设,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和中药学学术学位4个授权点参评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新增博士生导师2人,优化推广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制度,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2硕士研究生335。获批省级研究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评省级优秀硕博士论文2篇,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专业和课程建设实现新优化。优化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申报新增中医康复学和中医骨伤科学2个本科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16门,涵盖所有主干专业,专业布局更加优化。突出“金课”建设,“中药分析”课程荣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16门课程获批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遴选建设校级课程思政优质课程20门。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估中获评“优秀”。强化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在中国大学慕课、学银在线等平台建设上线课程220余门。创新招生宣传方式,深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宣传工程,2021年完成普通本科生招生2015,生源质量持续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坚持引育并举,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全年引进学科领军人才1人,博士20人、硕士10人,14名青年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聘请7名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杜惠兰、梅建强教授荣获全国名中医称号,王少贤教授荣获“青年岐黄学者”称号,获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12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模范教师1人、省师德标兵1人。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我校教师屡获佳绩,获省级及以上奖励29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针推学院荣获2021'华佗杯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配齐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选聘思政课专兼职教师16人,专职辅导员9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引进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及师德师风考察实施办法(试行)》,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要求落实到人才引进考察过程。深入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印发《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清单》。深化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引进第三方“小同行”专家学术评议机制,调整业绩考核内容和量化标准,为教职工注入工作新动能。

——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坚持“早讲早用让他信、活讲活用让他会”的总体教学思路,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扁鹊计划”,成立中医临床技能中心,完善“早跟师、早临床”机制,会同省、市卫健委在全省遴选“扁鹊计划”师承教育基地35个、师承导师494名,283名学生跟师学习。强化经典学习和能力培养,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医经典能力培养的意见》,将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纳入学业评价体系,提高经典课程比重,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坚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圆满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工作,受到专家组一致好评。强化教材建设,杜惠兰教授主编的《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加强信息化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建成94间录播直播教室、智慧教室,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实验教学、临床教学督导等教学管理平台6个,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批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发力。积极推进成人教育,发挥专业特色优势,承接全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西医学习中医”等培训项目,培训各类人员10000余人次。完成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037人。

——创新创业和就业推进。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创业实践,在“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科创竞赛中,荣获省级特等奖3项、金奖1项、优秀组织奖2项,创历史新高。参加第六届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并入围国创年会,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新突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学生就业帮扶力度,建立工作台账,进行“一对一”精准指导,积极开拓学生就业市场,举办网络招聘会、就业促进周、空中宣讲会等招聘活动,邀请用人单位481家,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助力学生圆梦起航,就业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2021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84.24%。15名毕业生参军入伍,16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5名学生被西藏阿里医疗人才计划录取,为国防事业和祖国基层建设作出了冀中医贡献。

——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科研项目立项3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77项,首次获批国家级重点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并实现连续2年大幅增长。累计获批科研经费3800余万元,获省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7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3部,获批知识产权28项。强化燕赵医学研究,积极构建燕赵医学教学科研体系、创新研究体系及传承弘扬体系,获批河北省智库调研项目,“燕赵医学研究院”被确立为省社科工作办的重点联系智库。出版燕赵医家学术思想研究专著9部,河北中医学院拓荒版讲义14部。举办燕赵医家学术思想及特色理论科学内涵研讨会议、系列讲座21次场次,燕赵医学传承创新迈出新步伐。加大科技领域投资力度,强化科研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投入3100余万元升级改造科研基础设施。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签订技术服务、合作研发合同15项。修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7项,获得转化收入66万元。开展学风整顿,严惩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召开学风建设警示教育大会,开展专项教育整治,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学生管理与服务持续加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五年一贯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出台《关于加强附属医院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能力培养,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在全省第六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总成绩位列全省54所本科高校第一名,并在全国中医药高校首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斩获一等奖,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四级心灵护航网络系统作用,为全校万余名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落实学生资助和奖励政策,2220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协助700余名学生申请了生源地贷款,202名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护理学专业梁欢同学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护理学院2018级护理学1班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第一附属医院内科第二团支部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学校13名师生入选成为冬奥会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贡献冀中医青春力量。

——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一附属医院以“九个重大专项”为重点,推进实施88个重点项目,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暨高营院区已获省发改委立项,获批河北省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可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专业增加至8个,6个新研发医疗机构制剂已获批备案。专病门诊增加至50个,优化中医临床路径126个,门诊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达到13.58%,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达到89.12%,遴选172种中医技术,成立骨伤四科、呼吸重症科,独立运行神经功能检查室,组建首批4个院内MDT诊疗中心,综合救治能力显著提升。第二附属医院坚持中西医相结合办院方向,积极推进“西学中”人才培养,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中医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门诊医技楼奠基开工建设,创建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扎实推进。省中医药科学院获批国家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持续推进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及质量保障项目和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工作,入库国家级中医药传统知识310项、省级326项。国医堂加大河北省名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力度,中医药传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去年,启动石家庄市鹿泉区建设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医疗服务范围和发展空间。筹建河北省名医传承工作室,传承老专家教授精湛医术。

——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拓展。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校长对话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推进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建设,创建孔子学院官方网站,开设线上中医班、汉语班11个,招收巴西学员219名。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线上交流项目,来自巴西、加拿大、阿根廷等9个国家的240余名学员注册学习。获批河北省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持续推进科技合作与交流,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开展白芷、白术标准研究,完成白芷ISO国际标准认证答辩。

——校园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重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河北省中医药博物馆通过主体验收,1号教学实训楼实现封顶研实验楼做好了开工准备,高压线迁改工程持续推进。杏苑校区第1教学楼、橘泉校区北教学楼完成装修改造,教学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杏苑校区图书馆和教学行政楼完成消防验收,解决了存在多年的安全隐患。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室二期建设。图书馆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整合馆藏四大经典图书资源,完成“河北中医学院馆藏古籍数据库”建设项目,有效提升了馆藏古籍的保护条件与利用能力; 校园信息化建设提质增速,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完成,开通了冀中医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无纸化会议系统、电子政务内网,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学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完成修订《河北中医学院章程》。集全校师生智慧和共识完成《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制定并顺利实施。依据上级政策、法规,修订完善规章管理制度,新增中医临床研究中心等管理机构,新成立审计委员会,改变重大经济合同事后审计为事前审核,实现全局性把握和系统性监控,学校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财务管理实现“业财一体化”,启用新一代会计核算系统,强化会计档案电子化建设,智慧财务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积极探索职称评审改革和职工薪酬分配体制改革,人事管理向前推进。安全管理实施“平安校园”创建,强化“双控”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校园环境、师生生活平安、稳定。

——疫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定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全校师生员工疫苗接种10480人,实现全员“应接尽接”,共筑坚强免疫防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配合鹿泉区政府设置密接人员集中隔离点,圆满完成去年寒假93所高校825名滞留石家庄学生转运,。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选派第一附属医院10余名高级别专家支援定点医院,选派两所附属医院医务人员4900人次驰援藁城、深泽、辛集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连夜熬制“清肺排毒汤”保障抗疫中药汤剂供应,组建18支医疗保障服务工作队为基层提供健康服务,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了冀中医力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局长、“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等领导专家先后对学校、医院给予高度评价。特别在面对石家庄春、秋两次严峻的疫情防控情况下,学校党委班子靠前指挥,连续21昼夜在校在岗值守,采取果断有效措施,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全力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位代表: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配合省委巡视组,完成巡视整改重大政治任务,着力为基层减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党史百年 红医冀忆”专题宣讲报告会,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疫苗接种相结合,把现场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阵地,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我们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进力量。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得来殊为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领导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学校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校师生团结一心、拼搏竞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和广大校友,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校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学科建设水平尚未达到全国第一梯队,专业课程建设还有弱项,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稀缺,人才培养质量下滑趋势尚未扭转,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优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有市场,脱离实际、违背师生意愿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在政策执行中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做法,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善为,“三不”“两甩”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挑战,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决不能辜负师生员工们的热切期盼和殷殷希望。

二、当前学校发展形势

今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党中央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好各项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务必要认清当前发展形势,深刻领会人民健康事业对中医药发展的新要求,深刻认识学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我校新发展格局,善于抢抓历史机遇,勇于承担责任风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他强调发展中医药,要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中医药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大中医药振兴发展支持力度,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省委、省政府对学校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予厚望,省委书记王东峰亲自与怀进鹏部长沟通协调,推进我校大学更名工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印发的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院校教育水平”。这一系列强有力的关怀支持和政策举措,为我们全面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推进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三、202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2年是我校推进更名中医药大学、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综合发展形势、条件和基础,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和一届历次次全会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更名大学工作,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全面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步伐,确保全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绕这一总体思路,要重点抓好并提升以下10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坚持“扶优扶强扶需扶特”原则,深化主干学科专项建设。要优化完善管理机制,有效运用第五轮学科评估成果,加强学科建设研究,找准方向、强化改进、提升水平。认真组织省局共建学科中期考核,开展校级重点学科验收,遴选新一批校级重点学科,优化学科布局,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持续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重点抓好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突出做好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点专项评估。积极谋划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推进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改革,完善和推广博士“申请-考核制”“直博生”招生选拔制度,做好我校首届中医学“5+3”转段衔接。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在培养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提升中医药主干专业建设水平。深化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作,提升专业内涵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中医药主干专业,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做好“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康复学”“汉语国际教育”招生工作。坚持“以认促改,以认促建”,突出抓好中药学专业认证工作,务必确保圆满成功。申请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突出“金课”建设标准,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力度。加强在线课程管理,力争5~8门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开放共享。建设研究生示范课与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扎实做好首批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建设教师发展信息化平台,打造“教室教学信息”发布系统,再建4间现代化智能教室,升级改造部分阶梯教室,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新常态。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先讲先用让他信、活讲活用让他会”的总体教学思路,深入实施“扁鹊计划”,建成“扁鹊计划”信息化管理系统,分层次、分步骤加快推进基地建设和导师遴选。强化中医经典学习应用能力培养,突出中医思维培养,建设中医经典学习考核平台。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优化中医经典学习激励机制,举办中医经典知识大赛。拓展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强化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主体职能,优化“学校督导-学院主导-基地主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健全附属医院基层教学组织,力争获批教育部中医教指委“中医临床教学培训中心”。加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线上资源建设,建立学业帮扶与预警机制,做好在校生及毕业生的学业帮扶,开展分阶段学业水平测试,进一步提高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稳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空间,突出抓好全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项目、我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作整合全校资源,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大突破。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能力。坚持引育并举,拓宽引才渠道,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20人。加大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力度,发挥教学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修订教职工报考研究生管理办法,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定向博士学位,支持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访学进修。深化专业教师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以中西医结合学院为试点的医学类专业教师带教出诊制度,推动中医药基础课程、经典课程教师,进医院、下科室、强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配齐、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队伍。改革职称评审办法,试行二级单位结构比例和条件双控政策,推广引进第三方评价体系和“小同行”专家评审模式,发挥职称评聘在人才评价中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启动新一轮岗位设置和聘任,推进薪酬分配体制改革,修订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制度,激发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开展师德教育和考核评价,认真执行师德考核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师德表现“一票否决”。

(五)强化燕赵医学特色,提升科研工作整体水平。坚定不移将燕赵医学作为办学特色和发展根基,一体推进文献发掘、理论机制、临床应用研究。组织召开“燕赵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研究制定燕赵医学发展规划,办好燕赵医学讲坛,燕赵医学研究院系列讲座。提升《河北中医药学报》的办刊质量,创建“燕赵医学研究”特色栏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瞄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我省“中医药创新专项”“中医药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力争省级重点项目立项数较上年度翻一番,实现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稳中有增。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优化科研平台布局,扩建科研共享平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加强科研管理与服务,强化科研诚信教育,凝练燕赵医学精神文化,深化文化认同,使燕赵医学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六)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思想引领,推进精准思政,持续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爱国行为养成。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深化学院“一贯制”学生管理改革,发挥易班APP等线上资源优势,深化家校合作育人,落实各项奖优助困政策,开展系列文化育人活动,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积极备战“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代表全省高校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治及安全教育,整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改善心理服务设施,重点关注特情学生,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落实体质测试达标作为学生毕业必备条件,组织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团学组织建设。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团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庆祝建团100周年相关工作。突出深化学生会组织改革,办好第三次学代会、研代会。突出抓好我校冬奥志愿者保障、激励和总结,组织冬奥志愿者典型事迹宣讲报告等,讲好中医药和冬奥故事,激励广大青年奋发作为。

(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综合救治能力。提升第一附属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筑基赋能为中心,实施三大战略,推进6项工程,抓好29条重点工作,加强中医特色诊疗、综合救治、科研教学创新、精细化管理等能力,力争实现全年门急诊业务人次突破120万,出院人次突破3.9万。统筹做好各院区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高营院区建设,加强西院区专科建设,启用科研教学楼,力争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第二附属医院转型升级,以等级医院评审为抓手,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加强中医类科室建设,筹建老年病医学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建成初级创伤中心。加快门诊医技楼建设,完成HIS系统升级突出医疗质量管理,力争获批省重点专科3个。加强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涵建设,突出“技药特色、服务产业”,建设临床科研平台,实现科研与医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快国医堂建设,引进国家级名老中医团队和青年专家出诊,抓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建好国家级名医传承工作室,谋划创建河北省中医诊疗示范中心。升级改造平房诊室,加快国医堂鹿泉区建设。

(八)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境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办好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为抓手,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适时举行孔子学院揭牌系列活动,筹办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搞好汉语、中医线上教学工作,举办中医文化系列线上活动。依托中医孔子学院,筹建海外中医中心。抢抓机遇,扩大开放,持续拓展师生国际交流途径。强化科技合作研究,加强与澳门科技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中药材ISO国际标准认证研究。加强河北省中医针灸优势病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河北省中药资源利用与质量评价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开展联合创新攻关,推进学校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九)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办学条件和师生满意度。要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河北省中医药博物馆竣工、1#教学实训楼楼内80%装修、科研实验楼主体5层施工高压线迁改。启动河北省中医药博物馆展陈设计和中医药文物征集工作,力争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加快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划转我校进程。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支持,努力推进祁州校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开展校区电力增容、围墙修缮、办公取暖,园区道路硬化、浇灌设备改造等提升工程。加强实验中心建设,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合理配置馆藏图书资源,深入挖掘馆藏古籍价值,加快古籍修复室建设,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改造演播室,建设无线校园网络,实现办公区、教学区和重点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升级一卡通系统,加快数据中心二期工程建设,提高我校信息化服务水平和能力。推进后勤服务信息化、科学化建设,开展网络物业报修服务,建设校舍智能化管理系统,打造符合膳食特点的信息平台。做好学生公寓、教学楼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努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十)深入推进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实现动态补充、完善。推进党务、校务和办事公开,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拓宽筹资渠道,努力开源节流,增强资金保障能力。统筹资源配置,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管理,优化预算“项目库”,推进智慧财务建设。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招标采购流程。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前移审计关口,突出抓好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科研经费审计加强审计监督与纪委专职监督贯通协同,构建全方位协同监督工作体制机制。深化网格化安全管理,加强“双控”安全预防机制建设。更换两校区图书馆监控系统,为学生公寓安装限位器,预防高坠事件。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办理橘泉校区危险化学品(易制爆)使用资质。不断提升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加强对直属单位的领导,严格落实《关于加强直属附属医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直属附属医院“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制定《关于附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附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指导。

各位代表!我们将举全校之力,推进更名大学工作。既抓当下,用各项事业发展新业绩推动更名大学工作,又谋长远,用更名大学工作促进各方面工作稳步提升。要与上级部门密切请示沟通,周密搞好安排部署,精准制定迎接方案,优化更新相关数据,补充调整各项材料。更名河北中医药大学,完成几代冀中医人夙愿,我们必定圆满成功!

各位代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我国疫情防控压力骤然加大。我们一定要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继续毫不放松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强化校园出入管理,推进疫苗加强针接种,筑牢免疫防线,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位代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事业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有学校党委坚强领导,全体冀中医人就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重大历史机遇,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必须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决不做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发展道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勇担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杏苑校区: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杏苑路3号,050200    橘泉校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路326号,050091

祁州校区: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保衡南大街99号,071200  东垣校区: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东路389号,050017

版权所有:河北中医药大学 联系电话:0311-89926000 传真:0311-89926000 邮编:050200

内丘县| 岫岩| 上饶县| 丹凤县| 丹棱县| 察雅县| 安阳县| 龙海市| 和静县| 耒阳市|